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野枝子大别山文学山水画的博客

山水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八)阴山关的考证与商榷(2)(原创)(雄关名寨系列之八)  

2017-01-13 22:37:41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(八)阴山关的考证与商榷(2)(原创)(雄关名寨系列之八)
作者:山野枝子

         阴山关置于何时?《水经注校》卷30云:“淮水又东北,淠水注之。水出弋阳县南垂山,西北流,历阴山关,迳二城间。旧有贼难,军所谓顿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《水经注》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,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

《水经注》因注《水经》而得名。《水经注》看似为《水经》之注,实则以《水经》为纲,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、人物掌故、神话传说等,是中国古代最全面、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。

从《水经注》的成书时间(公元220年—公元264年)和《水经注》上对阴山关有记载来看和记载了有关的历史遗迹说,至少在北魏时就已置阴山关。

又《资治通鉴》卷143记载:“东昏侯永元二年(500年)八月,军主吴子阳等,出三关,侵魏;九月,与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,战于长风城(胡三省注,长风城在阴山关南,阴山关在弋阳县界)。”这里又一次佐证阴山关在魏时就已建立。

再又《资治通鉴》卷144记载:“(南齐)和帝中兴元年(501年)十一月,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上表建策,攻取南齐义阳。有云:‘请使两荆之众,西拟隋、雍、扬州之卒,顿于建安,得捍三关之援,然后二豫之军,直据南关,对抗延头(胡三省注:南关,谓阴山关),遣一都督,总诸军节度,季冬进师,迄于春末,不过十旬,克之必矣。’”“《资治通鉴》卷145(南朝梁)武帝天监二年(503年)三月,庚辰,魏扬州刺史任城王澄,遣长风城主奇道显,入寇,取阴山、白藁二戍。”从这里说明,从北魏(公元220—264年)到南齐武帝天监三年(公元503年)时, 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,虽然关改成了戍,但是,阴山关虽然称之为戍,但是依然存在。

《湖北通志》卷35之《建置志.关隘》之麻城县阴山关条,援引《方舆纪要》记载文字:“在县东北阴山上,后魏,任城王澄,遣长风戍主奇道显,破梁阴山戍,盖即是地。”《资治通鉴》卷151记载:“武帝大通元年(公元527年)正月,司州刺史夏侯夔,帅武将军裴之礼等,出义阳道,攻魏,平静、穆陵、阴山三关,皆克之。”再一次证明,阴山关在北魏晃明四年(公元503年)到孝昌三年(公元527年)这二十五年间,仍然以阴山戍的建制设置。在公元501年即(南齐)和帝中兴元年,胡三省注:“南关,谓阴山关。”似乎应该是“阴山戍”更为符合当时的称谓,称“阴山关”也未为不可,毕竟公元501年距公元503年相距时间也有三年的时间,变化无常,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特征吧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