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野枝子大别山文学山水画的博客

山水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机锋并非不是诡辩(原创)  

2015-12-26 11:02:43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机锋并非不是诡辩(原创)

作者:山野枝子

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一记载这样一段对话:“(马鸣)问曰:‘我欲识佛,何者即是?’师曰:‘汝欲识佛,不识者是。’(马鸣又问)曰:‘佛既不识,焉知是佛?’师曰:‘既不识佛,焉知不是?’”这段对话,译成现代语言,就是说:马鸣对师傅说,我想认识佛,谁是佛和什么是佛?师傅回答他说,你想认识佛,你不认识的(因为你被无明遮蔽,不明真谛,不认识真理)人和事就是佛!马鸣又追问说,既然我不认识的就是佛,那么我怎么知道谁是佛,佛是什么呢?师傅又反问马鸣说,你既然不认识佛,怎么知道他不是佛呢?

这段对话,你初听起来,似乎觉得有点被绕糊涂了的感觉。但从“遮诠”的逻辑学方法去认识,可能就会明白。师傅总是不正面“表诠”来回答,而是用否定“遮诠”的方式回答,搞得马鸣哭笑不得而不言以对。这种对话方式,在佛学辩论中经常用到,就是这种“机锋”,现代有些大学生辩论会,也用的是这种古老的辩论方法,我们权且叫这种辩论方法叫“诡辩”,似乎更接近现代语境下的名称。

这段对话,马鸣问什么是佛,师傅的回答什么是佛,你听懂什么是佛吗?回答的答案就是说“不识”就是佛!那么什么是“不识”呢?不识,就是不分别,不妄想,无知无不知,不要去辩别,因为一切皆由四大因缘合和而成,缘散色则灭,缘聚则业生,一切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生灭变化,没有固定不变、永存的事和物,一切皆如梦如幻。

我们现在再来欣赏寒山诗:“吾心似秋月,碧潭光皎洁。无物堪比伦,教我如何说?”这首诗其实说内心的感受,不知如何说,其实不是也已经说了吗?又可以理解为,我内心如秋月般光明清亮明白,以我“不说出来”而已,便以我“说不出来”表示“不说出来”。这种以“遮诠”显“表诠”的隐藏表现的艺术手法,更增添了诗的意境的韵味。在这里运用这个“遮诠”显“表诠”的方法,虽然是文字游戏的机锋诡辩,但给人以回味深长,思索耐品的感受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