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野枝子大别山文学山水画的博客

山水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“一元论”与“色空一体”(原创)  

2015-01-25 15:46:51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一元论”与“色空一体”(原创)

作者:山野枝子

《华严经》哲学开辟了真空观、理事无碍观、周遍含容观等三观,并由此烘托出了一个以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无碍法界、事事无碍法界等四法界的广大思想体系。圆融一性,圆融乃理性德用,相是性之相,性是相之性,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,融通隐隐,涉入重重,含融互摄的统一一元论思想;《大若般经》虽然提出了“性与相的不相应”和“色不与受想行识合”,但是,事物的究竟终极为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是论断,都统一到空上,达到空而不空,真空妙有;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”中也讲到“一心真心”,“一心净心”的“一真法界”。这些都为一元论的理论奠基石。

人人是佛,人人能成佛。佛佛平等,平等如一。转迷成悟,成凡成圣;魔佛一体,佛即是佛,佛即是魔,就在一念刹那间,转魔成佛。魔佛是一不是二,是一体两面,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,不可分割,翻面成佛再翻又成魔。平等则合和,合和则一体。

这样,首先,人们要确实摆脱那种把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与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对立起来的“二元论”思维模式,重构一种新的“合和”思想。如果人们真的人为的那样把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机械而生硬地全部的理解为一层掩盖“存在物中内部”真正本性表皮“外表”,那么这个“外表”就是与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一整体,也就不是两个“二元”体了,也就自然的不存在“二元论”的对立了。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与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也就是一而不是二了,就是“一元”的了。其次,人们如果硬要把这种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与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对立起来,认为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有一个“真正的本性”隐藏在其内部,由于它秘密隐藏在内部,我们只能够预感或假定这个“真正的本性”存在内部的某一个处所,但我们永远永远也不能达到内部去发现这个“真正的本性”,那么,这种“真正的本性”的永远永远不可知性,在现实的应用和实践中,不是如同“真正的本性”不存在一样吗?不是如同“空”一样吗?毫无价值可言。不可思议,不可说,不如理。其三,显露存在物的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的“那显象”,既不是本来存在物的“存在物中的内部”也不是“存在物中的外表”,那么这两者应该是同等的,都要回归或者返回到“这显象”。“那显象”与“这显象”,如果我们把它俩假施安立的话,安立称之为一个所谓的“上帝”那里吧,佛学归结为“空”。这样,才能避免“鸡先生蛋,还是蛋先生鸡”这种无限循环而没有结果的循环论的无谓争证了。

人类的认知是太有限了。无穷无尽的宇宙,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未知。人生生命有限的短暂性,和宇宙的有限的无限性,人类诞生的短期性,与宇宙已生成的超长性及变化性,我们人类能认知的真相,真是太少太少了呀!这不是不可知论的悲观,这正是可知论的无限性的理性思考。

我们没有必要去争论那些本来就不必争论的问题。邓氏曾经说过“空谈误国”,“不要争论,发展才是硬道理”。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是实用主义,也不是唯心主义,也不是形而上学,而是总体效应,宏观论的观点,不要钻牛角尖,而是观察效应总体,这也符合相当,当代科学的系统论和全息论。

所以,只要我们相信本体的实在性,相信真理的客观存在,相信有一个永恒的规律永远存在,不在乎人们是否发展它,只在乎人们相信它,并利用它为人类创福,那就会减少许许多多不必要的徒劳。只要相信,不要迷信,更不要怀疑!相信自己,相信真理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79)| 评论(1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